一、大赛背景
根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精神,切实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激励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其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以提高其综合素质,造就更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特开展本次大赛。
二、大赛目标
加强我院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多媒体应用的认知、运用、创新;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体现大学生的创新创意精神,提高专业技能,营造跨专业、团队合作的能力和氛围。
三、参赛对象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全体学生,鼓励跨专业组队,每支参赛队由2~3名队员组成。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参加普通组、艺术类专业学生参加专业组。
四、参赛流程及赛程安排
本次大赛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院赛暨国赛选拔阶段。第二阶段,省赛阶段。根据院赛评审组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院赛组委会统一组织报名限额参加省赛。第三阶段,国赛阶段。由省赛组委会推选择优参加国赛。注意:参加省赛和国赛的作品必须通过院赛选拔推荐后方能参加,否则一律无效。
国赛组委会官网:http://www.jsjds.org
省赛组委会官网:http://hz.hustoj.com
具体赛程安排如下:
1.院赛作品展示 2016年4月27日18:00-21:00(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2.省赛报名 2016年5月10日截止
3.省赛递交作品 2016年5月15日截止
4.国赛 2016年7月至9月之间
五、内容和分类
院赛根据实际对类别进行了适当合并,分以下6个大类,每个大类分若干小类:
1.软件应用与开发类
(1)网站设计。
(2)数据库应用。
(3)虚拟实验平台。
(4)大数据分析。
(5)电子商务。
(6)人机交互应用。
(7)物联网应用。
(8)移动终端应用。
2.微课(课件)类
(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片段。
(2)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片段。
(3) “Internet 应用”课程片段。
(4)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片段。
(5)中、小学数学及其它自然科学课程片段。
(6)汉语言文学(古汉语、唐诗宋词、散文等,1911 年前)课程片段。
(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优秀道德风尚等,1911 年前)课
程片段。
3.数字媒体设计类普通组和专业组(参赛主题:绿色世界)
(1)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
(2)计算机动画。
(3)计算机游戏。
(4)交互媒体(含电子杂志) 。
(5)DV 影片。
4.数字媒体设计类微电影组
(1)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
(2)歌颂大好河山的诗词散文。
(3)优秀的传统道德风尚。
(4)先秦主要哲学流派(道/儒/墨/法)与汉语言文学。
(5)国画、汉字、汉字书法、年画、剪纸、音乐、戏剧、戏曲、曲艺。
5.数字媒体设计类中华民族文化元素组(参赛主题:民族建筑,民族服饰,民族手工
艺品)。
(1)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
(2)计算机动画。
(3)交互媒体设计(含电子杂志)。
6.计算机音乐创作类普通组和专业组
(1)原创类(所提交的电子音乐作品的全部内容都是自己原创的)。
(2)创编类(所提交的电子音乐作品可以是根据别人创作的歌曲主题或别人创作的其
他音乐的主题 ,如流行歌曲改编、变奏、重新编配、制作而成)。
(3)视频配乐类(为视频配乐的电子音乐。视频影像部分可以自己做,也可以是与其
他人合作,音乐部分最好是自己原创,创编次之)。
1.参赛作品不得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社会道德规范。参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2.所有作品播放时长建议控制在5分钟以内为宜,不得超过10分钟。
3.“网站设计”小类作品:递交作品同时请参赛者同时提供能够在互联网上真实访问的网站地址(域名或IP地址均可)。
4.“数据库应用”小类作品:仅限于非网站形式的数据库应用类作品报此类别。凡以网站形式呈现的作品,一律按“网站设计”小类报名。数据库应用类作品应使用主流数据库系统开发工具进行开发。
5.“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作品音频格式为WAV或AIFF(44.1kHz/16/24bit,PCM);视频文件要求为MPEG或AVI格式。
6.各竞赛类别参赛作品大小、提交文件类型及其它方面的要求,请参考国赛官网。
七、奖项设置
一等奖不超过参赛总数的5%,二等奖不超过参赛总数的10%,三等奖不超过参赛总数的25%。
八、大赛咨询
大赛指定QQ群: (群号: 112105458 )
咨询联系:俞虹佳同学(661716),倪应华老师(667066),吴建军老师(689052)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大学生学科竞赛委员会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工学分院
2016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