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关于浙江师范大学第四届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竞赛的通知

作者:教务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04-26        供稿单位:行知学院

    为了扩大全国3D大赛的影响力,让我校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现代化三维数字技术,增强自身专业技能和竞争力,决定举办浙江师范大学第四届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团委

承办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团委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团委

             浙江师范大学社团联合会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社团联合会

 

协办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智造社

机械设计竞赛协会

二、活动主题

本届大赛主题为挑战自我 设计创新内容为:贴近现实生活生产的工业工程类产品,运用三维数字化(3D)技术进行设计

三、参赛对象

江师范大学在校学生均可报名参赛,鼓励跨专业组队,每支参赛队可以由13名队员组成。

四、参赛方式

参赛学生自接到竞赛通知后,按照竞赛内容的要求进行准备,竞赛以作品展示为主,要求完成如下工作:

1.根据大赛要求,提出总体设想;

2.运用三维数字化技术(3D技术)完成作品(AutoCADUGSolidworksProeCATIACreo软件均可),除完成建模设计外,参赛选手也可以通过软件对作品进行计算机仿真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加工(CAM)等。

3.上交作品须有作品源文件、作品图片、PPT演示文稿,有条件的可以做

视频文件。

五、参赛程序

1. 报名时间及方式:报名参赛的选手可进入工学院、职教学院网站首页下载报名表(附件一),并在430晚上21:00之前将电子稿发送至422529787@qq.com(只需电子稿,无需纸质稿,注意必须填写完整,否则视为弃权)。

2. 作品上交方式:参赛选手,需要在513下午12点到14点之间将参赛作品上交到15幢学生会办公室,并抽取比赛序号。

  3. 作品要求请参考邮箱:xzgxfyjxxh@163.com(密码:20092010里的“其   7个文件夹——三维大赛作品实例”,请务必按要求整理好作品,再上交。

六、参赛作品要求

1. 作品不得脱离主题;

2. 参赛作品须应用三维数字化技术(3D技术)完成,可以使用一款或多款软件完成设计,软件种类不限;

3.  PPT演示文稿,必须充分体现作品的应用软件、选用的技术以及具有的特色;

4. 参赛选手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5. 参加过其他设计大赛的作品,不允许再次参加本次比赛。

七、活动流程

 初审:

自参赛选手作品全部上交之后,先进行作品的初审,以参赛作品总数的60%作为决赛名额(具体按实际情况考虑)。517日下午5之前,对所有参赛组进行统一的通知(通知内容包括比赛时间、地点以及决赛名单调整后的比赛序号等)。

决赛 : 

决赛时间:20165211800

决赛地点:17214

决赛流程:

1. 选手在2016521180017214进行签到;

2. 1820,主持人进行开场讲话,介绍出席的评委;

3. 由评委老师发表赛前讲话;

4. 比赛正式开始

  1)参赛选手按照序号上台进行作品PPT讲解展示;

  2)参赛小组可以选派1-2人上台,进行参赛作品的讲解,限时3钟(讲解内容需包括作品的应用软件、选用的技术以及具有的特色,越充分越好),评委可对作品进行简单的点评和建议;

5. 最后一组展示完毕,主持人上场宣布所有选手作品PPT讲解展示结束,评委老师离席讨论评定比赛名次;

6. 在老师完成对作品的评定工作后,由老师进行最后的发言总结,再由主持人当场宣布比赛结果;

7. 得奖选手派一名代表上台领奖,由评委老师颁奖,并合影留念;

8. 比赛最后,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

注意事项:  

1)比赛进行时,将由专门人员进行计时,在离选手作品PPT讲解结束还有30秒时举黄牌示意,时间到举红牌示意;

2)获奖作品将会在赛后,以 KT板的形式展示;

3)颁奖时播放颁奖音乐;

4)比赛期间将由专门人员控制现场纪律,避免人员喧哗及提前离开。

八、作品评分细则(仅供参考,仅针对决赛,具体由专业老师定)

 1. 内容(30分)

    能充分体现比赛主题。

 2. 技术性(40分)

    作品制作过程中需要运用的技术含量、复杂程度、难度要求

 3. 作品展示表述能力(20分)

    能充分展示作品的技术价值、难度、特色。

 4. 参赛选手现场讲解10分)

    根据参赛者的现场讲解,评委老师酌情给分。

九、奖项设置

     奖项按决赛组数的百分比计:

 一等奖8%、二等奖16%、三等奖24%、优胜奖若干。

 

 

                                        

  浙江师范大学团委

                                              2016年4月26日

 

 

 

 

 

 

 

 

附件1.doc,2016426144326.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