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教育新闻网12月11日讯 (通讯员肖丹)12月7日,浙师大行知学院举办第七届浙江省中小企业峰会,来自全省各地的200余位政府官员、中小企业家相聚师大,聚焦校企合作成果、传递政策信息、交流转型经验、共商发展大计。
眼下,我省中小企业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企业面临产品、科技、市场、环境等方面的一系列挑战,而战略人才储备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最重要因素。
会上,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司长郑昕充分肯定了浙师大行知学院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的成绩。他结合三中全会的精神介绍了中小企业的基本情况、我国促进中小企业的政策、中小企业存在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四个方面的情况,并希望浙江省的中小企业能加快转型升级,成为改革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岳阳则表示,行知学院的校企合作受到各界好评,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一条既有利于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又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他希望企业家们能深入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中,积极为高校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希望行知学院更坚定地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之路,探索“双元互动”人才培养计划,使毕业生成为真正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人力资源。
此次峰会还举行了徐步云助学基金、陈秋田专业奖学金、金凯德励志奖学金、楼仲平奖学金、田歌奖学金颁奖仪式和楼仲平奖学金、田歌奖学金签约仪式,这些奖学金都是学院与企业产学研合作过程中设立的。
当天下午,企业家代表还参加了大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与教育系列活动,通过讲座、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与师大学子畅谈“就业与专业”等话题。
据了解,浙师大行知学院不断探索“定制式”人才培养方式,根据行业需求,共创办涉及农业、制造业、金融、旅游服务等行业的32个人才培养特色班,聘任222名企业家为兼职教授。学院通过构建网络服务平台提升大学生“就业力”,通过实施“双元双重”和“师傅带徒弟”机制提升大学生适应力,为中小企业培养了一批能服务中小企业、扎根中小企业、推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参加浙商期货特色班以后,我有了多次在公司岗位实践的机会,使我充分感受到企业文化,更加明白了专业学习的重要性。”行知学院金融学专业的罗丹说。参加特色班活动的同学普遍觉得,在学习中自己充分感受了企业文化,更加坚定了今后努力的方向。红五环集团董事长苏勇强也表示人才培养特色班使大学生明晰了职业规划,将企业文化、基因植入大学生心中,也有力地促进了集团人才队伍建设。
当天,行知学院2014届毕业生招聘会也同时举行,共有290家企业参会,设立展位320个,提供岗位近8324个,相较去年增长近40%。据初步统计,招聘会现场共接待毕业生4196余人次,正式签约70余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人数11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