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晚报》:浙师大7名大学生带着金华制造参赛获全国第二名

作者:任文林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6-11        供稿单位:行知学院

    《金华晚报》6月11日(记者 任文林)“这款自动可伸缩牵引带什么价格?”外商问道。吴巧窍微笑地看着顾客,迅速用英语报出产品的参数、价格折扣。如果对方有意进一步了解,还会谈到付款方式、违约处理等细节问题……经过一个多月的集训,她和6名队友已经成了非常专业的“菲达”人。

  近日,全国第九届零售商采购大会暨全国大学生国际贸易专业商务技能大赛在江苏昆山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浙师大行知学院周波、姚于钦、李冬冬、吴巧窍、吴宛婷、吴诗倩和俞昌7人组成的“菲达队”在来自全国55所高校的91支队伍中脱颖而出,以总分第二的成绩获得一等奖。

  挑战真实的商业任务

  全国大学生国际贸易专业商务技能大赛是全国大学生三大综合性职业技能大赛之一,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国际贸易专业赛事。

  “5年前,这样的比赛不敢参加。前年学院正式组队试水比赛,得了三等奖;去年再次参赛,得了二等奖。今年能够取得一等奖中的第二名,这是以往不敢想象的。”行知学院国贸系主任骆鹏说,此次参赛的队伍当中,既有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大学、闽江学院等211高校,也有综合能力很强的一本二本学院,行知学院只能算是独立学院当中的强者。

  真刀真枪地演练,是这次比赛的一个亮点。

  大赛规定各参赛队自行寻找合作厂商,并必须由合作厂商提供真实的展品,而所设展位也均为真实展位,产品发布会、模拟商品展销和合同洽谈要求使用全英文进行。在大赛开幕后第三天,将模拟展转变为真实商品展,参加第九届中国零售商大会暨展会。

  在合作厂商的选择上,行知学院有着丰富的校企合作资源,最终,他们选择了“菲达”。“菲达的产品在国际上有竞争力,还能跟其他院校展位形成差异化竞争。”行知学院副院长章子贵觉得,与“菲达”的深度合作是成功的重要一步。

  在参赛准备阶段,“菲达”提供了产品实物、图片,还派出业务骨干给队员培训。

  40摄氏度场馆布展3小时

  这7名选手是经过外贸英语大赛、商务技能大赛的历练,从200多位参赛选手中选拔出来的。

  杨婵是学院派出的指导老师,她是浙工大的硕士研究生,有着5年在世界500强企业工作的经历,典型的双师型人才。就是这位学生心目中女神一样的老师,经常对他们进行魔鬼训练。“学生都说我的问题太刁了,谈好了价格、数量、付款方式,还要不停变换提货港口。”杨婵说。

  到了昆山国际会展中心,每支队伍分到一个3米见方的标准展位,C231是他们的展位,展位上只有产品和企业名称,看不到一点院校的信息。当天外面气温30摄氏度,场馆内没有开空调,室温一度接近40摄氏度。就是在这样的高温下,他们汗流浃背进行了3个多小时的布展。

  在服装上,他们选择了靓丽的小礼服,可是系主任骆鹏坚持让他们穿“菲达”的工作服。一开始,大家有点不高兴,不过还是穿了。最后,这套工作服果然加分了,吴巧窍笑着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多听听长辈的经验总是没错的。”

  她说,一个多月来,日日夜夜心里基本都挂着国赛,担心自己的水平不足而拖累团队,拼命地看书总结商务谈判,恶补专业知识。但是最后评委老师问的也只有一些价格、质量、数量折扣、支付方式等最基本的问题。

  技能人才培养离不开校企合作

  “经历这场比赛,我感悟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做一个细致、严谨的人。”周波在自己的日志里这样写道。作为获得一等奖的参赛队,他们应邀代表大陆参加海峡两岸国际贸易模拟展览赛。

  “我们不仅跟行知学院开设了‘菲达’校企合作班,还跟学院进行了校企党建合作,期待校企携手,创先争优。”面对团队取得如此佳绩,菲达国际董事长唐文卫抛出橄榄枝,希望指导老师能够随公司赴美国参展。

  今年上半年,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实现两类人才、两种高考模式,第一种是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即现有的高考,第二种则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从而优化我国的人才结构。全面整合企业与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共同培育特色的应用型人才无疑是一条途径。

链接:http://epaper.jhnews.com.cn/site1/jhwb/html/2014-06/11/content_18106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