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150万元创新创业基金1700余平方米营业用房免费作创业基

作者:翁雯钰 魏欢 张一诺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7-18        供稿单位:行知学院

     《都市快报》7月18日讯(翁雯钰 魏欢 张一诺江师范大学为支持学生自主创业专门设立了150万元的创新创业基金,创办创新创业学院,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并专门划出1700余平方米的营业用房无偿提供给学生开展创业实践,行知学院学生可以与本部学生共享。

2010年,行知学院爱心公社公益创业项目通过选拔入驻浙师大大学生创业园,为进一步发挥以困助困的作用,建立了自己的创业基地。自2008年3月初建团队以来,该组织连续多次为112名同学提供了总计5万余元的奖助学金。

“36.5”爱心希望通道 

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

艺术设计专业2014届毕业生卢嘉麟与他的组员们的作品,构想贴近校园生活,紧密结合“绿色生态·低碳生活·美丽中国”的主题,获得艾景奖2013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大赛金奖。

“数字媒体专业2014届毕业生李华用心感受,创作微电影《母亲的坚持》在“我的中国梦·最美中国”——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摄影及微电影创作大赛中,同时获得最美微电影奖和最高评委会大奖。

“36.5”爱心希望通道是以“每人每天一毛钱,一年36.5元钱”为理念,基于集群的高校产学研究与公益一体化创业教育背景下孵化的项目。该项目以高校平台为基础,合理利用人力和环境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以青年人带动青年人,让青年人帮助青年人,凭青年人影响青年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6.5”爱心希望通道中的善款全部用来反哺教育事业,目前主要用于捐助优秀寒门学子。项目已成功在云南省腾冲县援建一所希望小学,捐助数位武汉、济南等地的优秀贫困学子以及上百位校内优秀寒门学子。在浙江省第九届挑战杯“泰嘉”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浙师大行知学院“36.5”爱心希望通道项目在全省25个公益创业类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特等奖。 

创业基地有优惠政策 

帮助在校学生自主创业

浙师大行知学院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鼓励人才冒尖,制定了创新创业教学学分制的管理办法。

同时,学院积极聘请校内相关专业的优秀教师和校外知名企业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导师团,并根据不同创业阶段和模式建立相应的创业指导团队,为全体学员提供专业的创业技术指导和广泛的创业实践机会。

在课程设置方面,既包括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实务等理论知识;又大力组织创业竞赛活动、模拟创业实验、实体创业等丰富的实践课程。教学方式上主要突破传统的讲授法,引入头脑风暴练习法、角色扮演法、游戏法等多种互动式教学模式,为学员营造一个更为活跃的学习氛围。

近五年,行知学院共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立项18项,共承担实验室开放项目153项。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项107项,省级奖项411项。同时,学生中也形成了一批作家群,由吴雪岚同学创作的网络小说《后宫甄嬛传》已改编成电视剧在全国各大电视台热播。几年来,不断有学生被评选为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三好学生,共青团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浙江省学联执行主席等。这些荣誉都与行知学院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的举措密不可分。

行知学院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为学子提供了一个工作实践的基地,一个实现自己梦想的摇篮,让学生拥有了自己的“创新创业园”,能够提前跨出校门,体验社会生活。创业基地得到了省工商局、金华市政府及市工商、财税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不仅对基地的建设给予了悉心指导,还出台了优惠政策、简化了各种手续,帮助在校学生自主创业。

链接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kb/html/2014-07/18/content_17669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