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关注我院赴苏州“就业体检”暑期社会实践——浙江32名大学生来

作者:杨洋 姚一鹤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7-23        供稿单位:行知学院

    《扬子晚报》:7月22日讯(杨洋 姚一鹤)正值暑假,不少学生都会选择在这段时间痛快地大吃一顿,或是尽情的休息一场,缓解上学时的压力。然而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的32名学生却放弃了暑期的休闲时间,背上行囊,来到苏州,体验起别样的暑假生活

7月16日,32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苏州进行为期15天的生存体验,每人只有50元的生存启动基金,在这期间他们必须凭借自己的能力寻找工作赚取生活费用,昨天记者也了解到,这32名学生已经分别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32名体验生存大学生

家庭条件都不错

经过一夜的舟车劳顿,16日一早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的32名学生以及5名老师顺利抵达苏州,开始为期15天的生存体验。杭州到苏州本可选择高铁只要2个小时。然而老师却特意选择了晚班硬座车,带队老师罗公波告诉记者:“我们是为了让学生提早进入状态。”

记者了解到,这32位学生大多来自浙江,家境条件也都不错,说到参与生存体验的原因,很多学生都表示是为了“挑战自己”,希望可以靠自己双手生活,发掘本身的潜力

在这次生存体验期间,学生除了可以携带基本的生活用品,每人只有50元的生存启动基金。除此之外,每天要缴纳15元的住宿费和2元的水电费。罗老师开玩笑地告诉记者:“如果三天没收入,估计就得饿死他乡了吧。”一句玩笑却道出这次生存体验的真实。不过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学校还准备了200元的紧急备用资金,如果在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下使用,就意味生存体验失败,学生将被“遣送”回浙江,让罗老师欣慰的是,体验至今已有五天时间,还没有人启用这200元的紧急备用资金

 

体验生存第一天

大部分学生都没找到工作

众所周知,招暑期工的单位本身不多,为其15天的生存体验,工资还必须日结,这样的工作找起来更是难上加难。虽然不少学生在来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有人甚至提前做好“功课”,在网上查好招聘信息,但现实和想象还是有些差距,屡屡碰壁。

第一天到苏州的晚上,老师给学生们召开例会,想到一天的心酸,不少学生都流下了泪水。大二的李同学无奈地告诉记者:“我用尽全身力气走了好多好多路,只要是贴有招聘字样的店,不管大小,我都会进去试试,可是屡败屡战,却屡战屡败。”“虽然可以和别人介绍我们的活动背景,告诉别人我们是来体验生存,但还是会被拒绝。”一名同学告诉记者,有家店老板甚至告诉他,自己并不是慈善家,没必要请他。带队老师告诉记者,第一天大部分的同学都是疲惫的空手而归

相比较大部分没找到工作的同学,张欣怡算是幸运儿,很快就在一家餐馆找到了工作,老板还给出15天1000元的高工资。张欣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然难掩心中的兴奋:“我也觉得自己很幸运,这是我尝试的第一份工作,没想到一击即中,我一定会珍惜,好好去做!”

 

平时喝杯咖啡花30元 

如今舍不得花1元钱买饼吃

经历了第一天找工作的不易,32名同学感受到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在第一天的实践日记上,何蕾就写下这样一段话:“没吃早饭,饿着肚子,向南走了5公里,途中遇见一位卖饼老伯,一元一个饼,我问他如果以后都去他那买,能不能一元两个饼,老伯没同意,想想没舍得买,于是我又继续向前,埋头找工作。”

另外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同学无奈摊摊手,告诉记者:“如果没来参加这次体验,现在我应该是坐在咖啡店里,一杯咖啡就能花掉30元,但现在我知道了赚钱的不易!”说起这几天的经历,陈曼曼有太多心酸:“那天下大雨,我狠心买了个馒头,但没舍得买其他的菜,就着雨水我吃下了难以下咽的馒头。”这群从前在家娇生惯养的“90后”,如今为老板请他们吃上一顿饭而心花怒放,为省2块钱的公交钱而徒步上班,为多赚钱而起早贪黑多打一份工。

“之前在家,洗一个碗我妈就给我30元,我都不洗,现在为了生存,洗一天碗才能赚30元。”王亚妮开玩笑地表示:“以后回家准备多帮妈妈洗洗碗,那钱来的可比这快得多。” 

 

32名浙江大学生

希望回馈苏州

“以前我们娇生惯养,但在此时,我们抠的了下水道,扫得了厕所,干得了粗活。”带队老师告诉记者,看到实践日记上同学写的这段话时,自己也被感动了。

可喜的是,截至昨晚记者采访时,32名同学均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工作:有当话务员的,有当服务员的,也有在电影院当引导的,有些孩子甚至一人做上好几份工作。为了能有更多的体验,除了白天的工作,学生们还会在晚上来到各大景区卖矿泉水。罗老师骄傲地告诉记者:“这些孩子的潜力特别大,虽然有些同学短短几天就换了不止一个工作,但是都凭自己的双手挣到了钱。到现在为止,结余最高的孩子已经有493元。” 

虽然体验辛苦,但在体验中同学们感受到苏州人民的热情。何磊告诉记者:“干了一天活,拿工资时才知道工资是店长先垫付给她的,原因是公司的工资不是日结。”像这样的帮助,很多同学都遇到了,也正是因为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更坚定学生好好工作的信念。

 

   链接:epaper.yzwb.net/html_t/2014-07/22/content_1744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