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实施方案

作者:        发布者: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20-02-12        供稿单位:行知学院

根据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有关要求,结合疫情发展最新形势和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决定推迟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具体开学时间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视疫情发展和控制情况确定。为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我校教学工作的影响,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依据教育厅《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圆满完成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任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教学工作小组”,由分管教学副院长任组长、教务部主任任副组长,教务部副主任、各二级学院教学院长任小组成员,研究制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相关教学事务。

各二级教学单位成立疫情工作教学应对领导小组,专题研究疫情导致的教学问题,商讨解决应对的办法,落实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教学任务,并对教师与学生做好相应的宣传、教育、解释工作,确保教学工作平稳、有序、高质量地开展。

二、教学实施

1.教学任务落实

各二级教学单位要通过前期对开课教师的调查(详见“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课程混合式教学的通知”),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统筹落实相应的课程教学任务,并注意错位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要做好与疫情打持久战的教学工作应对准备。在学生正式返校前,所有课堂教学的课程一律采用线上授课,鼓励做好准备的教师按原定校历213日起开课,最迟应于32日前全面开展线上教学。确有特殊情况,在保证教学计划总课时的前提下,由二级教学单位统筹协调安排好调停课、教学计划异动等教学规范,确保每一门课程都得到有效落实。各综合办要通知学生和教师,在QQ或微信上建立各门课程的学习群(教师可通过网站http://jwt.zjxz.edu.cn提交群二维码或说明,学生通过网站http://jws.zjxz.edu.cn根据学号查询)。

1)教师自建有在线课程的,通过在线教学的方式,正常开课。没有自建在线课程的,也可选用省平台、智慧树、超星尔雅、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的课程,通过“超星学习通”、“对分易”、“希沃云课堂”等教学工具,布置学习任务,开展在线教学研讨与答疑等教学工作。

2)实验课程教师可选择合适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开展实验教学(详见“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实验课程教学工作安排的通知”),没有合适网络资源的,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学习实验原理、目的与方法等,教师也可以网络示范教学,学生返校后再进行实作练习。

3)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任务落实,由法学院统一研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可以采取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自学相关的网上在线课程,阅读相应的学习材料进行教学;也可以采取主题式教学,布置相关的学习主题进行教学;也可以采取探究式教学,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开展教学等。

4)通识②课程学生可以修读线上通识选修课(详见“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在线通识课程教学的通知”),其它开设的通识②课程参照上述解决办法,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能开展教学的建议暂停开课。

5)专业实习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再进行(详见“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关于疫情防控时期加强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导教师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一起先行做好实习前的培训和准备工作。各专业要研究缩短企业实习时间的预案,通过虚拟现实、模拟实践任务、创业实践计划书等等方式补充。

6)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与答辩工作(详见“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请各二级学院通知指导教师与学生联系,提出任务要求,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远程指导,并定期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制定视频会议答辩预案。二级学院可制定毕业设计(论文)及专业实习替代办法,报教务部审核,经学院教学委员会审定后实施,替代办法应从学生在校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发明专利、学科竞赛获奖作品(一类竞赛省级二等奖(含)以上、二类竞赛国家级)、省级(含)以上科研训练项目结题成果、艺术创作,以及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科研作品等方面结合专业培养需求制定。

7)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次疫情防控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事迹、先进典型、感人故事等思政育人元素,在传授教学内容和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家国情怀、人道精神、团结精神、奉献精神、科学精神等要素有机融入各门课程之中,提升课程思政实效。

8)涉及外聘教师(含外教)的教学工作,请聘用单位通知教师利用网络进行线上教学,无法开展的,更换聘请教师,或制定可行的授课计划。

2.退补选课工作

1)退课时间安排在216-26日,学生通过教务系统自行操作,后半学期开课的课程退课时间另行通知。

2)若确有特殊原因需补选课,学生本人申请并于213-19日期间,通过网络提交开课学院综合办审批办理。

3.考试工作

1)学生返校后,根据学校整体部署,教务部再统一安排课程补(缓)考工作,二级学院根据工作要求,再组织开展学生补(缓)考。

2)前半学期的课程考试,统一安排在学生返校后再组织实施。

3)教务部应密切关注教师资格报名考试、全国外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考试动态,根据上级相应管理部门的文件或要求,合理安排时间,组织开展相应工作。

4.学籍管理工作

1)根据学校目前开学时间延后的实际,所有学生不得提前返校报到。学校确定返校时间后,各二级学院综合办和学工办充分对接,通知学生按规定有序返校,学工办确认到校的学生视同报到、注册,学生证注册等现场程序可延迟进行。

2)学生转专业工作通过教务系统进行网上报名、审核,各二级学院可通过在线考试、视频会议面试等方式组织考核及录取,并落实好选课和教材退订等后续工作。

3)教务部应根据《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关于推荐优秀学生转入浙江师范大学学习实施办法的通知》(浙师行知教〔201812号)做好行知转本准备工作,等转专业和补(缓)考工作全部结束后,再组织开展推荐工作。

42020届毕业审核工作228日前在教务系统中完成预审(详见“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关于做好2020届毕业预审工作的通知”),通过网络及时告知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补修相关的课程学分。

5)二级学院要通知学生通过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核对毕业照片并进行确认,如照片存在问题且通过公众号不能解决的,由综合办汇总信息后报教务部统一处理。

三、保障机制

1.所有进行的教学改革探索,实施在线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课程,建议按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立项资助,确保质量,推动教改。

2.所有进行新的课堂教学改革尝试的课程,都需要主讲教师制定改革的方案,写清楚教学方式,课程任务落实安排,作业与考核形式等,并交教务部备案后实施。

3.所有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与辅导的时间,都应折算成相应的教学工作量。

4.不会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开展教学工作的教师,应根据“停课不停学 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通知”,自主参加相应培训,二级教学单位为他们配备能够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教师,以课程组的方式开展网络教学。

5.因信息技术设备与网络等问题,导致学生无法及时有效参加网络学习的情况,二级教学单位可以通过学生返校后补课,或下学期再开课或参加下一次开课修读等方式进行补救。

6.校院两级教学单位要精诚团结,密切配合,充分沟通,有效协调解决因教学任务变更出现的教学时间、地点等方面的调整落实工作。

7.教务部应与相关在线课程平台紧密联系,为学校师生进行网络教学提供充分的支持与帮助。各开课单位也要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服从安排。

8.校院两级教学单位要根据教师的教学安排加强教学检查,通过教学信息员、公布教学反馈邮箱和电话等途径,收集教学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切实保证教学工作平稳有效开展。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20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