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开展浙江省数字教育典型应用案例征集的通知

作者:        发布者:教务部        发布时间:2025-07-15        供稿单位:行知学院

各学院:

2026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将在杭州召开。为充分挖掘和培育浙江数字教育特色案例,彰显人工智能显示度,力争2026界数字教育大会呈现可复制可推广的浙江样本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征集数字教育典型应用案例的通知》要求,现面向全院征集字教育典型应用案例,具体要求如下:

一、申报案例要求

案例需展现先进性、创新性、示范性及可推广性,展示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申报案例应取得实际成效,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

、征集范围

围绕《浙江省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浙江省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行动方案(2025—2029年)》《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教育教学创新提质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重点任务,聚焦技术赋能学、教、研、评、管等场景,征集成效显著、可展示、可复制推广的典型案例,具体方向包括:

(一)智慧教育环境:构建融合虚拟与现实的未来学习中心,利用智能技术和自然交互,提供全面的学习支持,促进个性化和自适应学习。

(二)教育大模型:整合多学科资源,包括微课、教材、题库、学术资料、实验操作视频、课堂实录等,建立可本地部署的垂直大模型。通过清洗语料和指令微调,满足个性化场景需求。

(三)教育智能体:利用人工智能,帮助改进教学流程和评价体系,提供实时互动的学习支持和个性化反馈,促进个性化教学和学习,培养创新人才,支持智能教学管理和科研。

(四)智能化课程:基于知识图谱和能力发展模型,全面升级课程及教材体系,积极发展多媒体、交互式、智能化的数字课程。

(五)未来教师:开展人机协同教学实践,创新三元共生模式,推动教师角色转型与能力提升,培育适应智能时代的未来教师

(六)教育评价:运用数字技术实施数字画像,开展全流程过程性评价,进一步提高教育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同时增强评价过程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

(七)数智化实践教学:构筑云边端协同的智能基石,营造虚实交融的实践场景,借助数字孪生技术精确还原工程实践环境,融合AIGC生成虚拟仿真实验任务,达成多模态交互式实践,展示以无边界学习为核心的未来课堂

(八)教育科研:借助智能研究支持系统,开展文献审查与分析、实验方案设计、模拟实验环境搭建以及数据分析处理等工作。

(九)未来学校:在技术赋能的推动下,空间、课程、教学、教研、评价等方面呈现出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全新样态学校。

(十)国际合作交流:通过数字教育链接国内外教育资源,重点包括与国(境)外开展的境外办学(如鲁班工坊、丝路学院、在线课程合作)、国际中文教育(如数字化中文教学平台、远程中文课堂)、中外合作办学、国际慕课合作、跨国联合科研、师生文化交流等,探索同上一堂好课跨境教学模式。

(十一)教育治理:智能监测教育资源需求,优化公共服务管理,构建智能化多重安全防护体系,实现规划布局等科学决策。

(十二)智慧教育平台:推进国家和地方智慧教育平台在学、教、研、评、管的全过程深度应用,探索建立数字资源多主体供给机制、资源评价优化机制、多元投入保障机制、数字化发展评价与激励机制。

(十三)其它应用场景:元宇宙、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其它场景。

三、推荐流程

(一)推荐名额案例以学校为单位报送省教育厅,每个高校案例数量不超过3

(二)报送流程。有意向报送的教师请填写《数字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汇总报送清单》(附件1)、《数字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申报书》(附件2),提交数字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模版见附件3),并于20257月20日前将上述附件发送至邮箱chenyujing01@126.com。


附件1:数字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汇总报送清单.doc

附件2:数字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申报书.doc

附件3:数字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报送格式模板.doc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教务部

202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