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关于做好2025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作者:        发布者:教务部        发布时间:2025-03-20        供稿单位:行知学院

各学院,各部门:

为推进我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解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培育教学改革成果,学院决定开展2025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

本年度教学改革项目设置专业综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题、课程教学改革专题、项目制教学改革专题、产教融合改革专题四类,专业综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题只设重点项目,其它专题分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

(一)专业综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题

为全面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与产业变革趋势,本专题以“宽口径、实基础、厚素养、强能力、善创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理念,围绕AI赋能、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等关键路径,着力构建具有前瞻性、示范性的专业人才培养范式。各专业应结合自身定位,强化专业特色,突出整体性、综合性,注重成果转化,形成可推广的改革经验。现面向教学副院长(教学副主任)、专业主任(教学部主任)开展项目申报工作。

1.AI赋能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AI赋能专业教育教学创新提质的探索与实践等)

2.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如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等)

3.新工科(如智能+”工科课程模块重构研究、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研究与实践等)

4.新医科(如智能+”中药学课程开发等)

5.新文科(如数字人文、计算社会科学思维培养研究等)

6.跨学科人才培养(如学科交叉、交叉学科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学科交叉型课程建设研究、跨学科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

(二)课程教学改革专题

本专题以“价值引领、能力为本、持续改进”为核心理念,聚焦课程育人主渠道作用,推动课堂教学从“知识传授”向“素养提升”转型。各专业应立足课堂实践,通过AI技术赋能、教学模式创新、评价体系变革等,构建育人有效度、学习有深度、评价有精度的智慧教育新生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改革范式。现面向我院全体教师开展项目申报工作。

1.AI赋能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如智能化课程资源开发与优化、基于AI的探究式学习设计等)

2.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如问题导向的课程设计与探究式教学、项目式学习的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合作式学习的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线上自主探究+线下协作研讨的混合式教学改革)

3.课程学业评价改革(如基于OBE理念的课程评价体系研究、基于学生成长的课程考核与评价设计、多元化过程性课程评价指标的构建等)

4.学业困难学生帮扶改革(如混合教学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实践研究、学情分析与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在学困生转化中的应用等)

5.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专题(如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思政整体设计研究、课程思政教学策略、模式与实施路径研究、课程思政教学成效评价方法研究)

6.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专题(如思政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思政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机制研究、基于思政课程的学业评价研究)

(三)项目制教学改革专题

本专题以“实践导向、问题驱动、协同创新”为核心理念,聚焦以真实项目为载体,推动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科研实践深度融合。通过项目制教学,打破传统学科边界,强化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与团队协作素养,促进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相长。鼓励教师结合社会需求、学科特色及学生发展目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教学项目,探索“做中学、学中创”的教学新范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项目制教学改革经验。现面向我院全体教师开展项目申报工作。

1.项目制学习中的师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如师生角色重构、项目导师制运行模式、跨学科团队协作机制等)

2.项目制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如过程性评价指标设计、成果导向评价方法、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机制等)

3.项目制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路径研究(如项目驱动下的双创能力培养、孵化式教学模式探索等)

4.项目制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与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策略(如学生领导力提升、团队分工优化、自主学习资源开发等)

(四)产教融合改革专题

本专题以“产业需求、实践能力、协同育人”为核心理念,以产业项目为载体,推动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技术发展深度融合。通过产教融合,打破与企业实践之间的壁垒,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职业素养,促进校企协同、资源共享、共同发展。鼓励教师结合行业趋势、专业特色及学生职业发展目标,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模块,探索“教产结合、学用一体”的教育新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产教融合改革经验。现面向我院全体教师开展项目申报工作。

1.基于行业需求的跨学科项目设计与实施(如校企合作项目、社会服务实践项目、创新孵化技术转化为教学项目等)

2.产教融合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校企协同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研究等)

3.产教融合的教育机制研究(如课程体系建构、实践创新平台建设、多方教学评价机制等)

4.产教融合视角下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研究(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学生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的关系)

二、申报条件

1.项目负责人必须为我院在职教职员工,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实施过程中承担实质性工作。申报院级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的,原则上要求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专业综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题除外);专业综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题和产教融合改革专题指标单列。

2.为鼓励教师合作研究教学问题,各类项目原则上以团队的形式申报,每个团队3-6人。

3.作为项目负责人,每位教师限报1项。目前正在主持各类教学改革项目,尚未结题者原则上暂缓申报本项目;已获立项的相关项目不得以雷同内容重复申报;鼓励跨校联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4.申报项目应已具有较好的前期基础,要突出应用性和示范效果,做到研究与实践并举,使项目成果能对我院教学改革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三、项目建设周期与经费

院级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一般项目建设周期为1年,重点项目不超过项目申报总数的30%,所有教学改革项目经费由学院资助。

四、结题要求

项目负责人需公开发表一篇与教学改革相关的学术论文。

五、申报办法及推荐指标

项目实行“申报+评审制度。各学院、各部门根据选题要求组织符合申报条件的教师团队申报,学院教务部组织专家对上报项目进行评审,确定立项项目。

六、材料报送

本次项目申报截止时间为2025421日,逾期不再受理。2025424日前,请各学院、各部门将院级项目申报书(附件1)及项目推荐汇总表(附件2)(一式一份)报送学院教务部,同时将电子文档发送至3143845102@qq.com


附件1: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申报书.doc
附件2: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2025年度教学改革项目推荐汇总表.xls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教务部

2025年3月20日